走近我院抗疫最前沿

 

       “您体温36.6℃,体温正常”“戴口罩要先展开,将褶皱的地方拉开,紧贴着鼻子把金属条捏紧...”我院的大门口,预检分诊处的工作人员正拿起体温枪为进出的人员测量体温,一遍一遍地重复着这些话。她们值守着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!

 

 

       预检分诊作为疫情防控首道屏障,要对进入医院的每个人进行体温测量,询问是否有发热、咳嗽等症状,并逐一实名登记,三个预检分诊点根据人员讲述的症状,对症分诊并引导至相应的诊疗区域。

 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发热门诊则是要守好疫情防控的第二道关,他们24小时不间断值守,每天都要穿着厚厚的隔离服,给发热患者问诊、验血、排查,如发现疑似患者,立即通知院内专家进行会诊,并做核酸检测。

 

       在隔离病区内的工作人员坚守着最后的防线,在这里,他们不仅为患者提供医疗救治,像家人一样照顾着饮食起居,同时为他们进行心理疏导。从进隔离病房的那一刻起,就意味着他们至少一个月不能回家。由于封闭的环境不宜待太长时间,医护人员每14天就会换岗休息,轮换下来后,还要在接受14天的隔离医学观察,确保零感染。

 

 

      “测生命体征,测血压,输液、环境消毒以及医废处置,我们尽量集中处理,减少接触患者的次数,避免资源浪费,降低感染率。”医护人员每天要对整个隔离病区进行不少于3次的彻底消毒处理。每次进入污染区,N95口罩、护目镜、面罩、防护服、手套、鞋套他们都要全身包裹,每次穿脱这些都要半个多小时的时间,背着厚重的防护服进入一次隔离病区就必须连续工作数小时,不能喝水,也不能解手,即便汗水湿透内衣,也得坚持完成所有治疗。医护人员常常出现头晕等不适症状,这对他们来说,每次都是体力和毅力的考验。

 

 

      感染性疾病科护士长朱宝玲,中共党员,传染性疾病护理经验十分丰富,她冲锋在隔离病区护理队伍的最前面。她的工作,就是要全力保证整个救治小组的安全,督导她们按规范操作、按流程执行,把感染风险降到最低。每天早上6点,她第一个进入隔离区,对场所进行全面消杀,准备一天所需物资,帮病人准备早点……;到7点30分,当医护人员进入病区开始为病人做治疗时,她利用视频,仔细查看护士的每一个操作步骤,并及时提醒:“小张,你口罩戴好不要用手去触摸前面的污染面,湿了就立即更换”“刘某某,下次进入病房一定记得穿雨鞋外加鞋套,手污染后立即清洁并换手套”“陈某某,脱手套洗手时要始终保持双手位于胸前并高于手臂,不要让水倒流,整个过程不要用手碰触任何物品”……虽然这些90后姑娘小伙们都对这些操作流程早都熟记于心,但朱宝玲仍担心她们在连续奋战疲惫后放松警惕,双眼盯着监控,不停的用对讲器提醒,发现问题及时纠正,避免发生任何疏忽而导致的职业暴露。

 

 

       1月29日,隔离病区收治了第一例高度疑似患者,初检2019-NOVC结果呈弱阳性,面对还不确定的检查结果,患者非常焦虑,由于家属不能陪伴身边,也没人说话,整个人很消极,护理人员就主动与患者谈心,想办法开导“不要担心,我们会一直陪着你,要相信医务人员,也要相信自己,一定会好起来的。”经过细心疏导,患者的情绪才逐渐稳定,配合治疗工作。

 

 

       首批进入隔离病区的他们,已经在疫情防控最前线奋战了13个昼夜,他们即将退出前线,进入休整期。隔离病区主任王开万原是急诊科主任,这次踊跃请战,担当全院第一梯队“班长”,在他的身上,始终给人以坚毅、自信、沉稳、无畏的力量,他这样对院领导说:“如果医院人手紧张,我还可以再坚持几天”。主治医师王蔚欣的选择是:“谁都想回家,但防控一线还需要我们,我已经有了经验,我是一名共产党员,应该在最前面,现在尽量休息好,备战下一轮!”

 

       病魔还在肆虐,而我院的第二梯队“战士” 已经整装待发准备迎向危难,与病魔殊死较量。

 

 

(汉滨区第三人民医院党办)

2020年2月11日 10:50
网站首页    院务公开    新型冠状病毒    走近我院抗疫最前沿
浏览量:0

专题专栏